编者按近段时间,食品安全问题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死猪匪夷所思地一批批漂江而过,费列罗巧克力被曝出令人的“蛆虫门”,曾以一句“农夫山泉有点甜”打动无数消费者的农夫山泉被推上的风口浪尖,部分美白牙膏被曝含有漂白物……当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制造的阴影尚未在心头散去之时,最近几天,“老鼠肉变身羊肉”“剧毒农药种生姜”再一次挑战的神经。
面对对食品安全产生的焦虑和不安,新闻通过追踪报道、暗访,充分发挥了的监督功能。但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表现也并非完美无缺,仍然存在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如何能够让新闻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时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本期《传媒》周刊特别关注——
在对食品安全状况普遍焦虑的当下,新闻报道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也被社会寄予更多期待。那么,在进行食品安全报道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该坚守哪些原则,又如何才能做好相关报道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的观点吧。
只有准确 才能客观
“你知道全世界哪个国家的记者威信最高吗?”中国食品学科技术学会理事、《青年报》副刊版组“科学·生命”版编辑魏世平开门见山的问题难住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她解释道:“这曾是我的导师对我提过的问题,答案是美国记者,因为他们做了大量真实准确的调查性新闻。准确报道新闻是人必备的素质,科学的内容更应如此。”
在魏世平看来,目前国内食品安全报道很常见的问题就是不够准确和科学,比如,很多在描述有毒食品时常说“长期大剂量使用会致癌”,但对“长期大剂量”的具体概念却很少会作出准确解释。对此,魏世平特别强调,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专业素质是食品安全报道中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报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尤其在面对热点的食品安全事件时,记者切忌盲目跟风,要保持冷静的观察和思考,进行深入调查,在核实信息的准确度后再做报道”。
对于魏世平“准确和科学”的观点,人民日《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表示认同。他认为,医学报道强调、实验、文献报告,食品安全报道也应以科学准确地科学常识。“凡是遭到食品界诟病的一些报道,往往都是不能准确说明量效关系,即多大的量、持续多长时间有害,而往往以推理、猜测、空对空式的理论推演,得出一个令吓出冷汗的结果。而事实上,这种结果往往是以各种不可能或者现实中不存在的条件为前提的。究其原因,是一些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只讲一点不求全面所致。”孟宪励说道。
“前几年普洱茶在京城热销,制作包装极为精美,价格动辄上万元。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进行大量市场调研,采访了不少专家学者,做出《你了解热销中的普洱茶吗?》这篇报道,将普洱茶的历史、营养成份、对人体的作用以及收藏等进行了全面、到位的解读,告诉人们其实普洱茶并没有那么神奇。”魏世平向记者分享了令她感触很深的一个案例,并借此阐述了自己对食品安全报道的体会——“在互联网时代,勿以争时效性而准确性,勿以争轰动性而科学性,这是和人必须把持的。要做到‘、保持、把持’,要对事实进行谨慎求证、仔细核实,只有这样才能使报道准确,使的公信力不受损害”。
针对食品安全报道因缺乏准确性而受众的问题,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唐润华表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记者专业知识缺乏;另一方面是厂家之间因为商业原因互相,被厂家牵着鼻子走”。
只有通俗 才能易读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报道自然也要让老百姓读得顺口、看得明白。但记者在翻阅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时发现,有些报道满篇皆是专业词汇,晦涩难懂。对此,魏世平,“科学的报道需要通俗、生动,同时,要把主要内容用中心思想的方式提炼出来。在报道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时,应该了解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相关知识,对文中涉及的科学参数和专业术语作通俗化解释”。
对于有关食品安全研讨会议的报道很容易被写成形式呆板的纪要文章这一问题,魏世平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琢磨出的小窍门:“我每次参加这种会议几乎都是从头听到尾,认真记录每一位专家的观点,把其中新鲜、重点的内容特别勾出来。回来后反复阅读,把读者有可能不知道的概念、与读者生活最相关的问题作为导语,这样一下就拉近了科学报道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关于如何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报道,孟宪励的观点是在通俗化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客观性,同时,的阅读感受也不能忽视。“提高食品安全报道的通俗性没有问题,但要防止引发反感的一些过于客观的专家评论。”孟宪励以报道中的“每天吃1000颗苏丹红鸭蛋才能致癌”“每天6颗铬胶囊才会有危害”等言论为例指出,或许专家们讲的内容都是客观的,立场也是善意的,这些说法也阐明了食品安全客观的量效关系,但这种报道却极易激起的反感。“道理很简单,食品是入口的,不应以是否安全为底线,还应顾及消费心理情感接受原则。即便一天吃1000颗苏丹红鸭蛋才致癌,可对任何人来说哪怕一颗这样的鸭蛋也是不愿意吃的,这正是食品安全报道复杂性的一面。”
只有专业 才能服众
食品安全报道一直以告知性的消息为主,即所谓的“爆料”,而全面分析的解释性报道、深度解读偏少。但现实是,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简单的造假制假,往往涉及复杂的专业知识。只信息而不作解释,往往会让接收到无效信息。
对此,魏世平直言,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从业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解决办法就是保持与科学家、营养家等专业人士的沟通,提升专业度。孟宪励也表示,很多食品安全报道在专业性方面欠缺,表现出整体性浮躁。如果对一个专业问题不能“钉进去”,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是隔靴搔痒;如果“钉进去”了却不能“跳出来”,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生涩难懂。
谈到如何与专家进行沟通,魏世平特别提醒说,沟通中最忌讳的就是记者自以为是,认为专家不懂,而专家认为记者的问题太过幼稚,采访中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记者要虚心、耐心地听科技工作者讲他专业领域的知识,尽快恶补相关专业知识,然后将其为通俗的语言告知大众。久而久之,专家也就愿意把研究的新发现与记者分享,使更多的人能够知道这一科学领域的进展。”
对于记者和专家的关系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咨询师钟凯认为,各专业机构应当积极为记者和专家搭建交流的桥梁,逐步构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关系。专家是食品安全信息最主要的来源,是获取食品安全信息最重要的渠道,这两方面的有效结合能够食品安全报道更加靠谱。
在的信息海洋里,能让自己报道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这与信息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魏世平,可以邀请营养与食品方面的专家通过开专栏、写专文等方式谈观点、说见解,就日常的营养健康问题、突发的相关事件提供专业而权威的信息。在和其他各方的风险信息交流中,第三方专家的作用不可或缺。□见习记者 谢文雅